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技巧

分光光度计检定(测定)

  一.主要项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1)波长准确度

  分光光度法原理要求照射在样品池上的单色光必须对应于样品吸收光谱中的某一个吸收峰的波长。由于仪器的制造和调整误差,单色光的实际波长与仪器的波长读数值间都存在一定的误差。样品中绝大部分的主要吸收峰都有一定的宽度,对波长准确度要求允许宽些。但是,当吸收峰宽度较小,而且吸收峰两侧边缘比较陡直,此时波长准确度的影响就必须引起注意。

  2)透射比(吸光度)准确度

  很显然,透射比或吸光度的误差越大,测试结果的可信性越差,从而影响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杂散光

  杂散光是由于光学元件制造误差以及光学和机械零件表面的漫反射形成的。杂散光是分析样品的非吸收光,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杂散光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将给分析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在紫外的短波区域光源强度和检测器的灵敏度均明显减弱,杂散光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因此,杂散光的大小也是仪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使用与维护:

  1)若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需稍等片刻,等灯热平衡后,重新校正“0”和“100%”点。然后再测量。

  2)指针式仪器在未接通电源时,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零刻度上。若不是这种情况,需进行机械调零。

  3)比色皿使用完毕后,请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柔软的纱布将水迹擦去,以防止表面光洁度被破坏,影响比色皿的透光率。

  4)操作人员不应轻易动灯泡及反光镜灯,以免影响光效率。

  5)WFZ800-DA、756型等分光光度计,由于其光电接收装置为光电倍增管,它本身的特点是放大倍数大,因而可以用于检测微弱光电信号,而不能用来检测强光。否则容易产生信号漂移,灵敏度下降。针对其上述特点,在维修、使用此类仪器时应注意不让光电倍增管长时间暴露于光下,因此在预热时,应打开比色皿盖或使用挡光杆,避免长时间照射使其性能漂移而导致工作不稳。

  6)放大器灵敏度换挡后,必须重新调零。

  7)比色皿的配套性问题。比色皿必须配套使用,否则将使测试结果失去意义。在进行每次测试前均应进行比较。具体方法如下;分别向被测的两只比色皿里注入同样的溶液,把仪器置于某一波长处,石英比色皿:220nm、700nm装蒸馏水,玻璃比色皿:700nm处装蒸馏水,将某一个池的透射比值调至100%,测量其他各池的透射比值,记录其示值之差及通光方向,如透射比之差在±0.5%的范围内则可以配套使用,若超出此范围应考虑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典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仪器不能调零。可能原因:

  a)光门不能完全关闭。解决方法:修复光门部件,使其完全关闭。

  b)透过率“100%”旋到底了。解决方法:重新调整“100%”旋钮。

  c)仪器严重受潮。解决方法:可打开光电管暗盒,用电吹风吹上一会儿使其干燥,并更换干燥剂。

  d)电路故障。解决方法:检修电路。

  2)仪器不能调“100%”。可能原因:

  a)光能量不够。解决方法:增加灵敏度倍率档位,或更换光源灯(尽管灯还亮)。

  b)比色皿架未落位。解决方法:调整比色皿架使其落位。

  c)光电转换部分老化。解决方法:更换部件。

  d)电路故障。解决方法:调修电路。

  3)测量过程中,“100%”点经常变动。可能原因:

  a)比色皿在比色皿架中放置的位置不一致,或其表面有液滴。解决方法:用擦镜纸擦干净比色皿表面,然后将其安放在比色槽的左边,上面用定位夹定位。

  b)电路故障(电压、光电接收、放大电路),解决方法:送修。

  4)数显不稳。可能原因:

  a)预热时间不够。

  解决方法:延长预热时间至30分钟左右(部分仪器由于老化等原因,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也会工作不稳)。

  b)光电管内的干燥剂失效,使微电流放大器受潮。

  解决方法:烘烤电路,并更换或烘烤干燥剂。

  c)环境振动过大、光源附近空气流速大、外界强光照射等。解决方法:改善工作环境。

  d)光电管、电路等其它原因。

  小结

  综上所述,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仪器操作人员注意:

  1)比色皿架及比色皿在使用中的正确到位问题:

  有些使用者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因操作不当造成偶然误差,严重影响分析结果。首先,应保证比色皿不倾斜放置。稍许倾斜,就会使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的吸收光径长度不一致,还可能使入射光不能全部通过样品池,导致测试比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其次,应保证每次测试时,比色皿架推拉到位。若不到位,将影响到测试值的重复性或准确度。后,还应保证比色皿的清洁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2)干燥剂的使用问题。干燥剂失效将导致:

  a)数显不稳、无法调“0”点或“100%”点(电路或光电管受潮)。

  b)反射镜发霉或沾污,影响光效率、杂散光增加。鉴于上述原因,分光光度计的放置地点应远离水池等湿度大的地方、干燥剂应定期更换或烘烤。

  3)仪器的工作环境

  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强电场、避免与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共电、避开腐蚀性气体等

原文链接:http://www.px0571.com/News/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