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领略天象神奇

量子力学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不停地孕育着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完全无法融合的观念,它用所谓的“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猫”来向世人表达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边搞乱了无数大众的脑子,一边也娱乐了少数怪人。

了解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领略天象神奇

大约在2003年左右,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的阿隆索·波特罗和波士顿大学的杰夫·托拉克森想出了一个哈迪思想实验的修改版,终于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演绎了。这个突破的关键在于引进了“弱观测”技术,即通过某种方式,让量子探测器和实验本身的关联微弱,以至于任何测量对探测器指针的影响都微乎其微,如此一来就意味着任何叠加都得到了保留。

事实上,从探测器上读出的指数相当地不准确。举例来说,倘若我们设计了一套刻度来测电子的重量,在一次“弱测量”里面,量子不确定性意味着指针所指位置将一直有个微小的不确定值,这个误差的尺度比电子的重量还要大。由此看来,这个缺陷似乎将使得整个过程变得毫无意义,但别着急,“弱观测”技术的发明者、犹太科学家亚克·阿哈朗诺夫经计算得出,当该测量重复足够多次以后,其平均值将大致接近真实值。

“相”作“察看,判断”讲,有个成语叫“相机而动”。1958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特24《气象》邮票一套三枚,其第一枚便是喙中衔花的相风铜鸟。相传它的发明者是东汉科学家张衡,不过有学者对此持否认态度,认为在汉武帝时期的宫阙等建筑上就装有铜凤凰,下有转枢,向风若翔,它被放在一根长5丈(大约15米)高的竿的顶部,由铜制成外表装饰有黄金。放眼现在,才女李晓林用细致的笔触认真画下了它的风采。

我国红外天文研究发展受限于优良台址和探测器的缺乏。随着近年来我国天文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中国天文界拥有红外天文观测能力的愿望也更加迫切。为了保证这些大型设备建设成功后,顺利高效地开展红外观测仪器的研制和红外天文的观测研究,必须对相关候选站址进行红外天光背景的测量。在红外波段的天光背景辐射强度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红外望远镜及其他观测设备的一些重要性能,如巡天深度、能够观测的极限星等、天文成像系统曝光时间等。

原文链接:http://www.px0571.com/News/270.html